后整理是染整工艺的较后一道工序,主要负责把坯布加工成为满足各类客户所需的成品布,为服装厂提供合格的服装亚美体育(北京)责任有限公司。对色织布而言,其生产工序包括:烧毛、退浆、丝光、水洗、定型、加色、起毛、磨毛、轧光、树脂、涂层、预缩。
1、烧毛:主要是将布表面绒毛烧除,使布面光洁。对布面颜色影响不大。
2、退浆:通过酶的作用及高温水洗去除坯布上浆料。对布面颜色影响不大,但需注意某些白布在高温退浆时增白剂沾色对颜色的影响。
3、丝光:丝光是利用浓碱对棉纤维的作用来增加棉的光泽,强力等。通常会使布面颜色偏深,且随着丝光碱浓度的增加,布面颜色偏深的程度也增大。
4、水洗:对含BLUE R染料织物,由于丝光后该染料受碱的作用水洗牢度下降,为保证成品水洗牢度,后整理需在丝光后进行水洗。由此可知,水洗后含BLUE R染料织物将偏浅少蓝。
5、柔软定型:某些柔软剂由于具有自交联性质,定型时在织物表层成膜,因而具有一定的增深效果,但差异不明显。另外,分散染料在高温时如果升华牢度不好,有可能因染料向表层迁移而影响色光和牢度。
6、加色:对布面色光和标准差异较大的净色或近似净色布,可通过卷染进行色光调整。
7、预缩:预缩是通过机械作用使织物缩水符合客户要求的方法,对颜色影响不大
不良的工作条件,将得不到应有的作用效果,使色牢度等指标不能得到满意的提升。此时,即使提高固色剂或交链剂的用量,牢度的提升并不呈现同步,故也就失去了增加助剂用量的意义。
染色后、后处理前的半制品坯布带碱现象,会对后处理、后整理方面的较多助剂品种产生较大的不良作用,有时还很深远(如对一些不耐碱水解的活性染料染色的纺织成品,数个月后仍会由于布面带碱而发生风印等退变色问题)。
然而,一些常用的重要的固色剂、交链剂品种,大都最为适宜的工作浴pH值在5~6.5的弱酸性,在碱性介质中,PH值越高则效果越差,到一定碱度后甚至会有沉淀物析出。
后整理上的一些重要助剂品种,如有机硅类柔软剂、免烫树脂整理剂等,也与固色剂、交联剂类助剂有相类似情况,也需要在弱酸性的工作浴中进行处理才比较适宜。有所不同的是,有机硅类柔软剂忌讳所在的,并不是碱剂能直接破坏使纤维柔软的硅油,而是对乳化了的柔软剂能产生破乳作用。纯有机硅油并不能直接在纺织品上使用,故要用乳化的方法,制成硅油含量一般在10~15%的乳化液(或微乳液),才能成为真正可供使用的商品柔软剂。
碱剂对乳化了的柔软剂能产生破乳性,使乳化剂失效而析出硅油,随着时间的推进,分离和析出的硅油点,经多次再聚集,而形成直径较大,肉眼可辨的油滴,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漂油现象。这些分离析出的硅油,沾污到织物上后,便将形成大小不一的油斑油点疵病。更为严重的是,有机硅油与纤维结合坚牢,使这类疵病的剥除和回修相当困难,故对此只有防重于治,才有积极的实际意义。
后整理的各种项目,基本上都采用轧车浸轧的连续方式,它的优点是效率高、速度快,并且有几乎接近于百分之百的原料利用率。若半制品坯布带碱,则会对轧槽中的工作浴产生累积影响,使工作液的pH值逐渐上升。所以,往往在起始刚开车时并无问题,经过2000~3000m后,逐浙出现问题,并越来越严重,这对于缺乏现场经验的来说,容易产生错觉而误判。仅从表面现象出发,单从助剂上去找原因,不但使问题得不到解决,还会最终一头雾水。
② 机械设备的工作方式,也直接决定到水洗效率,不同的水洗方式,如浸洗式、喷淋式、反冲溢流式、震荡式(超声波)等,均有其不同的品种适应性,不同设备类型的水洗效率效果是存在差异的。生产中对于水洗设备既要求能节约用水、用汽,并且能有良好的净洗效果,然而这二者之间是有一定矛盾的。对于纤维的净洗去碱来说,保证产品质量是其基本原则。否则,发生病疵以后再作回修的话,将会得不偿失反而造成水、能源、其他原材料的更大消耗和浪费。为此确保一次成功,是节水、节能最根本的措施之一。
③染整节水节能是一个几乎没有终点的目标。首先是机械设备设计上必须考虑,其设计的出发点、目的和目标,设备运转的工作原理,应尽可能地满足染整工艺的要求。对于净洗效能,节水节能效果,只有经过大生产使用以后,其结论才是可靠的。染整应用的工艺方案,也必须依据设备的性能特点,制定出合适的针对性工艺。所以,染整人员除了对相关化工原料的性质性能的了解,还需要了解设备。合理的工艺方案和流程,既能保证洗涤效率,也使减少水洗次数和工艺时间成为可能。
④ 经检测可发现染色后、后处理前的染色半制品(包括最终染成品)的布面pH值,即使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,也是呈现起伏不定的变化。一般来说,机械设备与工艺设计上的缺陷,一旦发生问题,将是成批量性的,而操作与现场管理上发生问题,则是动态变化的。所以,这也是一个管理上不能遗漏的关注点。经长期观察,还可发现水洗上的问题与前处理工序发生的问题有相类似性,具有一定的季节周期性,在天气温度较低的冬天,波动情况尤其频繁。
因此,若一线的挡车操作人员对水洗问题认识不足,以为水洗无关大局而随便对待,甚至以为这对色泽没有什么多大影响,在水温、水量、水洗次数、水洗时间等工艺参数方面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,后遗不良影响就将难于避免。Zui
5.由于织物在前处理、染色二大环节的工作浴中长时间的处理,碱剂在纤维上的渗透与吸收吸附,已极其透彻,在坯布所受张力极大的连续式轧染生产线上,还存在一个容易发生表面清洗的问题,特别是对一些高密度的、厚重的坯布来说尤为可能。对此,除了清洗应予加强,中和处理也当属有益的补充。
另需注意到的是,除了坯布、纤维种类的变动性,水质的变化、设备和配套设施上的故障,都是常有可能的客观现象,再加上工艺执行等主观方面的干扰的可能性,致使半制品坯布带碱也是会呈现动态性,常有可能高低不一地无规律。为此,现场管理上对轧槽工作浴pH值的定时检测和纠正,应定为工艺规程。